当前位置: 环保科普  > 生态文化 > 详情
返回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发布时间:2024-06-19

6.19生态文化.jpg

◆刘友宾

英国环境史学家克莱夫·庞廷认为,人类历史的根基处在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之中,农业的采用和定居社会的相继兴起,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大转变”,虽然随着更多的土地需要种植粮食,导致更多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但受生产力的限制,人类依然“长年累月地受制于变化无常的天气和气候变化”。人类历史的“第二次大转变”——矿物燃料能源的使用和工业化的扩展——标志着更多利用地球资源以支持更多人口的这一过程的巨大跃进,“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量的增加要比人口和工业化程度的增加还快。”(《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在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大转变”时期,悠久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滋养了中国文学的自然神韵。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自然的描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情景交融,美轮美奂。大量对动植物和自然风景的关注,让《诗经》充满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李元膺《洞仙歌》),唐诗宋词充满了对自然的发现和赞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以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寄情山水,在千姿百态的自然中发现美,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工业文明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20世纪30年代,西方发生了一系列公害事件。20世纪60年代,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惊讶地发现: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没有鸟儿飞来报春;清晨早起,原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而现在却只是异常寂静。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促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现代生态意识的觉醒,引发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浪潮。

《寂静的春天》是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和梭罗的《瓦尔登湖》、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被称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作品。《寂静的春天》重在“求真”,揭开了人类发明DDT等化学制品的环境危害,警告我们所谓“控制自然”这个观点的虚妄和危害。《沙乡年鉴》重在“向善”,告诉人们“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只有充满“对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之情,学会“像山一样思考”,才能“懂得群山和河流的讲演”, 利奥波德成为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致美”的书,在许多西方人追求香车宝马、灯红酒绿的“现代化”生活时,梭罗则主动告别奢侈与舒适,独自走进他的“诗和远方”——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畔,过着简朴的生活,享受自然的宁静,获得心灵的升华。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的欢乐!”

这三本书是世界环保史上的经典著作,对现代环保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用闪烁的文学之光,烛照人类前行的路,体现了作家的使命担当,成为生态文学的经典著作。

生态文学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的大背景下蓬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来作家笔下的铺垫、附属、边缘化描写,逐渐成为作家关注的中心、重点和正题,具有了主体性地位。

生态文学是表达人们自然生态意识觉醒的文学,作家们从自然中捕捉美,感受美,发现美,为自然呐喊,代自然立言,为自然书写,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中感受生命的真谛。

环境问题既是政治、经济、科技、法律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其中把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彰显了生态文化的重要地位。

去年5月,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生态文学的四大创作方向(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书写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感人故事、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6条具体举措(深化推广作品征集和作家采风活动、加强交流研讨和理论研究、探索建立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建立生态文学鼓励机制、促进生态文学作品创造性转化、拓展生态文学传播途径)。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还联合组织“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行,举办中国生态文学论坛,开展生态文学征文活动,出版优秀作品集,发布公众喜爱的生态文学图书,聘请知名作家担任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为生态环保工作建言献策,设立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文学和环保相向而行,为美丽中国建设携手共进。

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共同关注、积极支持生态文学发展:《人民文学》推出了生态文学专辑,鲁迅文学院开设“生态文学创作”专题培训班,湖南、山西省作家协会成立生态文学分会,中国散文学会成立生态文学专委会,中国诗歌学会举办生态诗歌研讨采风,中央电视台于六五环境日举办“生态文学之夜”活动,四川、重庆、广东、山西、山东、吉林、辽宁、内蒙古、云南、青海、宁夏等地召开生态文学研讨会,组织作家到生态环境一线采风,广东东莞民营企业家出资设立“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并举行首届评奖,推出了一批优秀生态文学作品,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在今年地球日当天举办“生态文学”读书沙龙,推荐优秀生态文学著作……我国生态文学方兴未艾,呈现喜人的发展态势。

一批生态文学优秀作品持续给读者带来惊喜。梁衡先生的《树梢上的中国》聚焦各地独具特色的古树,讲述人与树的故事,从独特的视角透视中国人的自然观,展现中国悠久的生态文化。叶梅女士的生态散文集《福道》,走笔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展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散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饱含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由衷赞美之情。黄亮斌的长篇纪实文学《湘江向北》,以详实的史料讲述百年湘江的生态变迁,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湘江环境治理的沧桑巨变,承载着对人与河流关系的深沉思考,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华海的生态诗集《蓝之岛》以细腻的感受体验自然的整体性和神秘性,书写人与自然契合融通的欣喜,启悟人们重回大自然的怀抱。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正在从对现代西方作家经典作品的模仿到注重原创、从对风花雪月自然风光的浅层次描写到多维度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呈现、从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性呐喊到对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史诗记录的转变,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成为新时代以来“现象级”文学景观。

今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意见》强调,要“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推出一批生态文学精品力作,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党中央文件中首次对繁荣生态文学提出明确要求,生态文学发展迎来大好历史机遇。

文学是时代的先声。生态文学是生态文化建设的第一方阵,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生态文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生态文学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书写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感人故事、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有利于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懂得自然,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善待自然,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文学是以文学的方式记录生态文明实践,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要像大自然一样千姿百态,有清新自然的活泼文风,生动感人,让人爱读爱看,养眼养心,赏心悦目,给人以精神洗礼和美的享受。

“象牙塔里”长不出健康旺盛的生态文学。新时代的生态文学应该推陈出新,体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只有胸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主动融入时代,走进群众,走进火热的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念,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激发灵感,发现美、书写美,才可能奉献出更有时代感的史诗性作品,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文学力量。

当今世界,人类历史正在迎来“第三次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命共同体。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重大变化,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先生日前撰文指出:“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新时代生态文学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积极服务‘国之大者’,构建生态文学话语体系、表现形式、精神脉络、风格特色,绽放出无穷生机与无限光彩。”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文学的力量,也给予文学以力量。中国生态文学大有可为,也定会大有作为。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原司长、原新闻发言人

转自: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