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科普  > 主要节日 > 详情
返回
第27个“世界湿地日” 发布时间:2023-02-02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同时亦是萎缩、丧失和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自1970年以来,短短50年内,世界上35%的湿地已经消失。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惠及人类的现在与未来。

湿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6%,但它却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地球上40%物种依赖湿地生态系统栖息和繁衍;湿地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几乎支持了全部淡水生物群落和部分盐生生物群落,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湿地可以被称之为“生物超市”,它可以生产大量的食物,吸引和维持无数的动物物种。湿地与人类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湿地亦是萎缩、丧失和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来自联合国官网的资料[1]显示,湿地的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自1970年以来,短短50年内,世界上35%的湿地已经消失。农业和建筑排水和填充、过度捕捞和资源过度开发等人类活动,以及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湿地的快速流失。

快速了解我们的湿地

什么是湿地?2022年6月1日起施行的《湿地保护法》指出,湿地是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根据《湿地公约》(Ramsar Convention)的分类系统,湿地可被分为三大类,即:海洋/滨海湿地,如海草层、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沼泽等;内陆湿地,如湖泊、河流、泥炭地、灌丛沼泽等;人工湿地,如水库、水稻田、盐田甚至废水处理场所。

我国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湿地公约》划分的42类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 2020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我国湿地面积约 5634.93万公顷。根据《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湿地保护规划”)的划分,我国湿地包括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不含养殖水面)、沟渠、浅海水域等类型。

湿地保护与恢复/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独特,不仅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储碳、涵养水源、提供生物栖息场所等生态功能,还具有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丰富旅游和野外科学场所、传承文化等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湿地与气候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湿地不仅对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小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湿地拥有很强的碳汇能力,利用湿地应对气候变化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极为关键的作用。

湿地恢复/修复(Wetland Restoration)是指对原有或退化、消失湿地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通过自然或人工方式进行处理,以恢复其自然功能。具体实践包括:重建原湿地以及复原/修复已退化湿地的生态完整性自然结构和自然功能。

对于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湿地保护法》确立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前文所提及的湿地保护规划提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行最严格的湿地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现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进行有效保护;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修复退化湿地面积700多万亩,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2021年我国又新增和修复湿地109万亩。

湿地保护与恢复益于鱼类资源

湿地能够处理并过滤掉水中多余的营养物质和沉积物,从而改善水质;湿地可以在雨水进入大河和小溪之前减缓其流动速度,以增加蓄洪量。更重要的是,湿地为野生生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更是许多鸟类、鱼类、两栖类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湿地是重要的鱼类洄游通道和天然的卵场,在幼鱼成熟、进入溪流之前,湿地为它们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湿地还为一些寻求保护的小鱼提供重要的避难所,使其免受大型捕食性鱼类的侵害。保护湿地能有效丰富鱼类资源,同时使珍稀特有鱼类资源衰退趋势得以遏制,种群数量增加。

来源:大自然保护协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