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08年,拥有115年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集视障、听障、智障以及发展障碍等多类残疾人教育于一体,包含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办学层次。学校以“办一所温暖孩子一生的大学校”为办学愿景,秉承“亲、爱、精、诚”的校训,以“人和为本、生态办学、点亮生命”为办学理念,以“植根中国,面向世界与未来,创建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中国式现代特殊教育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育爱生命、能生存、会生活、善合作、乐生长的自信豪迈长特少年”为育人目标,构建了“生命多彩”课程体系,形成了基于课程统领的艺体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智慧教育、职业教育特色群。
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首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示范基地”、“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等荣誉,是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基地校、联合国教育可持续发展持续实验学校、国际生态学校,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学校课程建设成果获得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一、生态化校园环境
学校是一所绿色、生态、节能、低碳、环保、无障碍的特殊学校,通过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与课程的高度适配统整,最大化支持课程运作,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环境:学校以“生态办学”为办学理念,体现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存为宗旨,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遵循自然之道、儿童之道、教育之道,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园林环境:学校根据课程需求打造了“三场六廊八园”的生态环境。学校的园林以自然生态方式种植,减少园艺因素和人为痕迹,其中70%为果树,校园内呈现四季有花有果的园林环境,儿童可以零距离亲近自然,呈现人与自然关系;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功能,广辟种植和养殖区,大量种植蔬果,养殖鸡、鸭、鹅、兔子、鸽子、羊等小动物,让儿童体会农业生产劳动,在生态化的环境中习得知识和生活技能。
无障碍环境:学校在建筑与空间设计时,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遵循可达、可及、可用的无障碍设计理念,配置了17台无障碍电梯,大幅度拓宽了廊道等公共空间面积,延展了缓冲区;在相应区域设计墙护和软包,课桌椅等设施设备均采用圆角设计确保学生使用安全;注重校园和教室结构化环境建设,在楼栋、走廊过道和教室均设计结构化视觉提示,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节能减排环境:学校推进长沙市望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校内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实现对园林绿化的灌溉,节约水资源。学校在屋顶建有太阳能供热系统,绿化区装有太阳能路灯设备,利用太阳能再生资源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功能。学校多处建立四类垃圾分类站点,开展垃圾投放、回收、运输、处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二、生态环境教育课程
“生命多彩”课程:学校积极开展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形成了《培智义务教育课程纲要》、《培智义务教育课程评估手册》,凝练出关注适性、全面发展的“生命多彩”课程体系,将了解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分类、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等目标,统整到《培智义务教育<生活与劳技>课程纲要》中,保障了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更好的落实到课堂。
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建设了十五年一贯制的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了分年的劳动指导清单和任务单,利用学校丰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设计了种植、养殖、保护环境等劳动主题单元,统整课程教学,将劳动贯穿于学生的课堂和生活时段,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劳动皆不易,更加节约和珍惜自然资源。
自然教育课程:学校成立自然教育研究中心,基于我校实情,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开展自然教育课程研究。以24节气为主轴,在“大自然、大社会、活教材”的理念下,运用学校生态环境、资源、及课程体系,开发生态化教育主题单元课程图谱、教材与资源,将自然教育有效融入我校“生命多彩”课程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然体验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感知与探索,提升师生的自然感知力,建立师生与自然的联结,让师生扎根脚下大地,并将所学的自然教育的方法和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三、生态环境教育活动
常态化教育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并开展常态化的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升旗仪式、晨会、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等知识进行了普及、教育及宣传;通过开展环保志愿活动、主题板报、手抄报、美工作品、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 雷小锋”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的雷小锋志愿服务活动月,我们根据学生实情,开展校内外清扫、环保捡垃圾、垃圾分类等系列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三月一系列的实践行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能力,和提升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态化课程节日活动:学校结合生态环境资源,根据时令时节开展系列校园课程节日活动,每年开展三月养植节、四月枇杷节、五月杨梅节、六月桑葚节、十月桂花节、十一月柚子节、十二月丰收节等课程节日活动,根据低中高段的孩子分别制定不同的活动目标,通过体验播种、种植、浇水、施肥、拔草、采摘、丰收等劳动活动,以目标为导向针对性地开展生态化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情,探索自然世界的奥妙与美好,与种子共成长、与大自然共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光盘行动活动:学校开展“每日光盘行动”活动,对学生开展珍惜粮食的德育教育,并将光盘作为学生午餐活动评价的指标,引导学生每日光盘行动。为了引领我校师生自觉光盘,爱惜粮食,我们在学校艺术狂欢节中开展了“光盘大狂欢”活动,让学生在纸盘上进行“光盘行动”主题的涂鸦创作,让光盘行动沁润于心,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寒暑期实践活动:为了强化学校师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意识,学校每年寒暑假积极发动师生和家长开展假期实践、志愿服务、宣传倡议、环保小小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倡导师生及家长在家庭、校园节水节能,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生活,拒绝铺张挥霍,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在全社会形成生态环保的自觉意识。
我们是绿色发展的受益着,更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自觉在生态环境教育上任重而道远,今后将更加积极的将培育师生生态道德、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教育目标。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