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科普  > 生态文化 > 详情
返回
生态文化主题征文⑦ | 何以生态,且看中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4-08-20

为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凝心聚力,生态环境部宣教司指导中国环境报社开展生态文化主题征文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各方踊跃投稿,现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搬一把藤椅,摇一把小扇,伫溪漾微风吹出“江南洱海”的意蕴,阵阵荷香缕缕萦绕鼻尖,一首小调悠悠沁入心田。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游客的足下流连着此处的美景,这不是电影情节,这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的“水墨苎溪·画里宋市”。曾经的13条臭水河,如今是水清岸绿的“吸粉河”,曾经无人问津的荒草地,如今是星空露营的“宝藏地”。在浙江,这样的小村庄生态之路的秘密,也是中国美丽乡村的缩影。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今人首创,在华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可见灿若星辰的“生态亮点”。

据《尚书·舜典》记载,在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五帝之一的舜任命伯益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国家“环保部长”。而《周礼》中记录,周代有了初步的环保制度,设立“山虞”掌管森林,“司空”掌管城郭,还有职方氏、土方氏、庶氏、翦氏、赤发氏、壶涿氏分别掌管灭害虫,除杂草。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颁布了《伐祟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文献中所见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森林的法令。

可见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就是国家长治久安绕不开的发展主题。

生态,是协调发展的生态。2003年,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找到了阻隔在农村人居环境与全社会协调发展之间那道门的“钥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就此打开。

沿着“千万工程”思路大步前进,我们看到浙江绍兴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一改“房前屋后农家肥、两堆一坑花不香”的尴尬局面,擦亮“千年兰乡”的老牌新色,实现环境美,产业兴,农民富。

走进松阳县斋坛乡斋坛村,户分类、村收集、就近资源化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已经在我县全面铺开,昔日遍布垃圾杂物的山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美丽家园。

在德清县仙潭村,以省级未来乡村、“大仙潭”建设为契机,整合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创客基地、仙潭产村融合田园综合体、石门卡道路、水系连通(埭溪碧坞支流)、仙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等建设项目,鸟语花香中点绿成金。

生态,是自然平衡有序的生态。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生态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又不能单用经济效益衡量。

生态的优劣,珍稀濒危动物给出最直接的反馈,空气、水源是否达标,就看那些敏感的精灵是不是能在这里安家。今年3月,浙江东苕溪余杭和德清流域首次发现一个全新的鱼类物种—苕溪鱲,这种美丽的“桃花鱼”,一时成为“网红”,引发媒体关注。得益于多年来余杭、德清两地合作治理东苕溪,跨区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治理水污染,苕溪为新的独立物种提供了美丽、安全的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到“2022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一系列有前瞻性有针对性的举措不断出台,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作为一盘棋,每一处落子都确保有效。生态,给各地农村走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生态是系统思维。生态不是一日之功,一年之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性治理,体现的就是系统思维。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完备的生态保护基本制度和健康诊断制度,既统筹协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采取差别化生态治理措施。

在这个系统里,让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手段,可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如福建南平多地实施的“森林生态银行”,浙江安吉“两山银行”,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土地流转盘活,资源入股分红,推动绿色金融、绿色农业发展。

生态是民本思维。汉代贾谊在《大政篇》论述:“夫灾与福也,非降在天也,必在士民也。”治国须以民为本,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保护环境是保护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尊重自然法则。

以浙江长兴为例,铅蓄电池是当地明星行业,2005年前,全县拥有铅蓄电池厂家175个,年排放铅污染物10余吨,环境状况堪忧。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长兴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整治铅蓄电池行业。2005年,175家变成61家,2011年,转型、兼并重组后,只剩下30家,目前只有全部规上企业16家。污染企业淘汰了,升级后的绿色企业发展势头更好了,数量减少并没有带来效益减退,而是13倍的产值增加和9倍的税收增长。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百姓更安心,良好的产业前景也让就业有了保障。

生态,是可持续发展思维。保持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球只有一个,每一次破坏都是不可逆的伤害。人类社会想要共同走向美好未来,必须携手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我们郑重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的“双碳”目标是不折不扣的大国担当,将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承诺倒逼绿色转型,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光伏、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生态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环境为每一个人提供同等的资源,因此保护生态人人有责,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你我的力量都不可小觑。

首先,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环境友好其实触手可及,减少使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增加绿色出行方式,节约粮食、水电和纸品,简单可行,举手之劳有大力量。

比如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可减少消耗0.4千克标准煤,为地球节约4升净水,减少1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和270克粉尘……14亿人口一年下来,这将是多么可观的生态效益。

其次,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促进资源再利用。垃圾分类不是喊喊口号的事情,是我们一日三餐、工作学习中都可以身体力行的实践。废弃物焚烧、填埋都会产生温室气体,正确分类垃圾,也是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例如餐厨垃圾经过有效处理产生沼气,沼气净化利用便可发电。

第三,将生态理念代代相传。当代青年应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利用“三下乡”、读书会、宣讲会等形式,把生态思维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与自己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不断激发青年学习自觉,落实学习成果运用。

除了青年学,还要启发少年学,从小培养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能惠民,生态能利民,生态要为民,我们期待的阳光和雨露,都是生态的福利。推窗见绿,水清天蓝,出门是景,关门是家,伸手便可享受的幸福,就在身边。

查看生态文化主题征文活动启事,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EpJCmnxaSqmoaBIms8cD4A?scene=25#wechat_redirect

来源: 中国环境

转自:生态环境部